2021年以来,信宜市检察院立足信宜特点,找准社会公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重点突出问题,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立案办理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59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41份。
一、聚焦林木资源保护,助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一是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信宜作为生态发展区,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信宜市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项行动,立案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13份,取得积极成效,检察日报正义网、信宜新闻频道等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是落实“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2022年1月,信宜市检察院与信宜市林长制办公室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协同监督和普法宣传等机制,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为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贡献检察力量。
二、聚焦水资源保护,助力水污染防治
水是生命之源。信宜市检察院把水资源保护作为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河长+检察长”治河新模式,充分发挥河长和检察长在各自领域中职能作用,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形成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的工作合力。2021年4月,该院联合信宜市实施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签署“河长+检察长”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并召开第一次“河长+检察长”联席会议。该机制对河库治理中的协同领导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办案协作机制、联合工作机制、日常联络机制等多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依托该机制,收集水污染线索10条,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6份,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有效保护了水资源。同时,强化沟通合作,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召开水资源保护座谈会,开展夜间巡查行动,重点针对非法排污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和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宣传政策法规,严厉打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行为。
三、聚焦大气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结合美丽圩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城区扬尘综合治理整治的相关工作部署,信宜市检察院生态对该市白石、新宝、东镇等18个镇街辖区内多个露天砂石堆放场未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覆盖设施防治扬尘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形依法立案调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相关行政单位对露天砂石堆放场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全面核查并依法履职。相关行政单位积极落实整改,依法督促生产经营者做好防治扬尘工作。目前,辖区内44处露天砂石堆放场已整改完毕,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在围挡上设置洒水喷口等设施,有效对砂石堆放场作业产生的扬尘进行防治。
四、聚焦野生动物保护,助力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野生动物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生态系统整体,发挥着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种子传播、防止病虫害、调节物质循环等作用。2021年以来,信宜市检察院办理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并通过公开听证程序以案说法,起到教育警醒和法治宣传作用,引导当事人认识错误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和赔礼道歉。同时,以听证促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不断提升公益诉讼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参与度。
下一步,信宜市检察院将持续发挥“生态检察”的公益诉讼职能,持续做好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展社会治理、法治宣传、科普宣教等形式多样的公益保护活动,以检察履职守护绿水青山,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筑牢生态文明屏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